嘉靖十三年,公元1534年,
在这一年,明朝皇长子朱载基,年仅两个月便突发重病,短短时日后便夭折去世。五年之后,朱厚熜的皇次子朱载壡被立为太子。然而,让人没想到的是,刚刚登上太子之位的朱载壡在几天内也染上了怪病,尽管宫中医术竭力治疗,但最终未能挽回,太子也很快去世。
两个亲生儿子的接连夭折,让明世宗朱厚熜心如刀绞,悲痛欲绝。面对如此巨大的打击,他不禁感到无助,立即跑到自己的道学老师陶仲文的住所,向他倾诉自己的痛苦。
嘉靖皇帝迷信道教,这是众所周知的。
自嘉靖二十一年(1542年)起,嘉靖帝便闭门深居,沉迷于求仙问道,炼丹术和探索如何延年益寿的学问,而陶仲文便是他从民间寻找的道学高人。作为皇帝的道学导师,陶仲文不仅负责教导皇帝道学上的知识,还在精神上给予极大的指导和影响。
展开剩余80%在皇帝心目中,陶仲文不是江湖术士,而是一个通晓天地真理的大智慧者,是能解答人生诸多疑惑的圣人。如今,失去了儿子的痛苦让朱厚熜忍不住前去寻求陶道士的安慰,期望能找到一些减轻痛苦的办法。
对于嘉靖帝的突然造访,陶仲文心里其实充满无奈。
陶仲文私下里多次叹息:“我不过是给你讲道学、炼丹的老师,心情不好应该找心理医生,而不是找我。”他忍不住想推辞,但嘉靖皇帝一见到陶仲文,便直接扑通一声坐下,抓住陶道士的手,痛哭流涕,向他倾诉自己的丧子之痛。显然,皇帝此刻并不打算轻易离去,陶仲文心知这位是自己晋升的关键,眼下必须应对,才能巧妙地让皇帝安慰一番。
于是,陶仲文便编出一个匪夷所思的理论,取名为“二龙不相见”。
当嘉靖帝问为何儿子们接连死去时,陶仲文深沉地解释:“朱皇帝您乃是大明的真龙,而您的儿子们还只是潜龙。潜龙年幼,心智尚浅,且未能充分感知真龙的威压。当潜龙见到真龙时,会承受不了真龙的气场,因此接连夭折。”
陶仲文的话不仅在理论上为皇帝解答了丧子之谜,还顺便拍了皇帝的马屁,令他心花怒放。嘉靖皇帝听后恍若神悟,决定以后再也不与自己的儿子们接触,认为这样做是避免“二龙相见”的重要举措。
结果,皇帝的第三子朱载坖(后来的隆庆帝)在极长时间里未曾见过自己的父亲。
可以说,朱载坖从小便是一个极度缺乏父爱与关心的孩子。如果不是因为皇位传承的特殊情况,按理说他是无法继位的。作为嘉靖皇帝的第三子,虽然他并不完全理解父亲的为人,但却深知父亲治国的风格。
嘉靖皇帝在政务上的处理方式,充满了消极应对的策略,仿佛一块石头静静地躺在路中央,任凭周围的风波扑面而来。
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,嘉靖皇帝最擅长的方式就是“推给别人”。他将所有事物都交由大臣们去做,让他们争权夺利,而自己则巧妙地保持中立。这样,既避免了政敌的攻击,又能确保自己不会被卷入纷争之中。嘉靖皇帝深知权力的微妙关系,懂得“空手套白狼”的策略。通过这种方式,他成功将自己的责任推得一干二净。
对于他来说,什么都不做,反而是最好的选择。让别人去争斗,自己则享受权力的背后,维持“至高无上”的地位。
到了嘉靖四十五年(1566年),他终于因病驾崩,去世后传位给了自己的儿子朱载坖,即隆庆帝。
隆庆帝继位后的六年时间,虽然没有显赫的战争和大动干戈,但他却在国家政治上留下了不可忽视的印记。最让人津津乐道的,是他成功解决了“南倭北虏”的问题。历史上有许多版本提到,隆庆帝死于纵欲过度,甚至有不少史书中提到他因为过度放纵自己,导致身体虚弱,最终英年早逝。
然而,纵使隆庆帝生前沉迷女色,但他在治国上的成就不容忽视。与嘉靖皇帝不同,隆庆帝更倾向于通过务实的政策和稳妥的外交手段解决国家困境。他并非一个以血腥和战争著称的帝王,但他的智慧和冷静使得大明王朝度过了许多危机。
隆庆帝面临的“南倭北虏”问题,确实困扰了明朝多年。
南倭指的是东南沿海的日本倭寇,北虏则指蒙古的侵扰。在嘉靖帝时期,虽然派兵处理,但倭寇与胡虏采取灵活机动的战术,导致明朝的军事手段并未取得决定性胜利。隆庆帝继位后,他敏锐地察觉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。蒙古人之所以屡次侵扰,是因为明朝断绝了与他们的贸易关系。为了生存,蒙古人只能通过掠夺来满足自己的基本需求。
隆庆帝做出了果断决策,重新开设边境贸易市场,蒙古人因此放弃了掠夺,开始与明朝开展和平的贸易合作。至此,北虏问题得以解决。
而南倭的问题更为复杂,倭寇不仅依赖海上的走私,还与当地渔民勾结,形成了强大的势力。嘉靖皇帝的海禁政策加剧了这一问题。隆庆帝通过解除海禁,允许渔民自由出海捕鱼,进而有效削弱了倭寇与渔民的勾结,打破了这一恶性循环。最终,南倭问题也得到了解决。
隆庆帝的治国方式与他父亲不同,主要依靠的是经济改革和社会稳定,远离暴力和政治纷争。
在隆庆帝的治下,明朝的局势逐渐恢复平稳,不再有重大战争与政治冲突。他的成功,或许正因为他不以刀枪解决问题,而是通过深思熟虑的政策与善待百姓来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。
隆庆帝的治国理念体现了他深厚的政治智慧,正如传统意义上的“雄主”所应具备的品质,虽然他未曾发动大规模的战争,但他以一种独特的方式维护了国家的稳定与繁荣。在他的治下,百姓安宁,国家兴盛,他无疑是一位真正的“雄主”。
隆庆帝的政治实践,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深刻的启示。
发布于:天津市